22 Comments
User's avatar
李忆衾's avatar

……草我哈以为第一段是你写的呢差点要对你三日不见刮目相看了……无语die了……

Expand full comment
李忆衾's avatar

我不是说第一段包含的认识,我是说第一段的文笔。= =b

Expand full comment
李忆衾's avatar

……因为你说话总是来来回回的绕的我头晕

Expand full comment
李忆衾's avatar

……我居然还查了一下ndigenius啥意思= =你you赢了……

Expand full comment
李忆衾's avatar

钛tama抽象了……

Expand full comment
李忆衾's avatar

我不行

Expand full comment
李忆衾's avatar

不用误会,初高中词汇,我忘记了而已。。。只剩下眼熟。。。替我当开脱一下= =b丢人了。。。

Expand full comment
李忆衾's avatar

我都记得它出现的那一页长啥样

Expand full comment
Erin's avatar

看到掌門刻的小狐狸,我想到以前學習的時候,老師總是叫我們用心描繪出形體,無論是木雕或石雕,甚至是Hocky做的砂畫,看到無形的東西才能進行創作,把你看到的東西拉出來,由無變有。

雕刻是很實在的東西,會留下你的印記、思考過程,好像很好玩啊。

Expand full comment
Hocc's avatar

但手會僵掉😂。

Expand full comment
Dorothea510's avatar

關於呢個知識流動,我都諗係上個月讀到一篇文章建議”cite the journal and year, rather than the author”咁樣做係為咗emphasize the role of knowledge communities and disrupt dominant narrative. 好新鮮嘅觀點

Expand full comment
Kay's avatar

分享係避免囤積嘅好幫手!我分享出去得最多都係一d貓狗用品同貓狗知識!用唔著嘅物資會捐去狗場,因為好多掉又好浪費,賣又唔值錢,但對於狗場嚟講已經幫到佢地好多,咁做可以幫到動物又可以善用資源!另外有時自己對貓狗嘅知識亦都可以喺朋友無奈嘅時候幫到佢地!其實咁樣幫到佢地之後係開心過好多野!

我都有諗過雕刻,但覺得如果唔出去搵人學下好似好難,所以放棄左!

Expand full comment
Kimee's avatar

佛法的道理🤔

「收到的禮物,屬於你的只是送禮人的那份心意」很認同這句👍🏽

Expand full comment
Hocc's avatar

Indigenous knowledge確是有些部份很佛,大概是大家都在連接萬物根源吧

Expand full comment
Tina Tse's avatar

OMG 最近睇一本書(less is more, how degrowth will save the world)

https://www.amazon.com/Less-is-More/dp/1786091216

入面主要提出資本主義係引致而家氣候變化、生態問題嘅根本原因,繼而提出佢認為可行嘅出路"degrowth"。

當中有唔少篇幅討論人同自然關係,從一個現代城市人角度去睇,有啲說法都幾痴線,例如以前有一派學者會認為整個地球係一個"living organism",河流係血管...。亦有提及亞馬遜森林附近的原住民的生活形態,佢哋普遍會認為樹、河流呢啲我地視為“可以開採的天然資源”係有靈魂、有生命,有佢哋獨特嘅溝通方式,而原住民經過世世代代嘅觀察、共存,係可以賴以為生,視佢地為“遠房親戚”咁。

從現代城市人去睇原住民的智慧,會覺得好surreal,亦好難令大部分人明白,但確實係人生在世,物質層面以外的有趣思考。以前會覺得自己睇climate change嘅野無人有興趣,但如果我有啟發,又成日咁上心,分享我睇過嘅野確係「責任」

我都寫咗啲字去分享從中得到嘅啟發,不過原住民嘅篇幅比較少:

https://medium.com/@tinatsewingyan/degrowth%E6%A3%84%E6%88%90%E9%95%B7%E6%98%AF%E6%88%91%E5%80%91%E7%9A%84%E5%87%BA%E8%B7%AF%E5%97%8E-a8c2d2fb0a72

Expand full comment
Hocc's avatar

係啊,茂茂然叫人完全捨棄「舒適」嘅現代人生活,搵鬼採你🤣

但我覺得呢啲智慧還是要傳播開去,因為當有一日(um其實而家已經係)現代人發現科技無論幾發達、用原有嘅知識都仍未能解決最核心內在嘅問題,呢類古人智慧就會開始聽得入耳、發揮其真正功能。

Expand full comment
Xiaoran's avatar

菇说“为什么这些想法带你身上”,我想到圣经这句话。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所有的有哪一个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哥林多前书 4:7 和合本2010)

也是在说我们的才能,思想,某种程度都是从上面来的礼物。不属于我们,只是来了,要好好使用,像你说的要好好分享出去。

Expand full comment
Hocc's avatar

我倒是認為自身的才能和思想是我們的,但某些神來之筆,例如一些創意ideas、歌曲、藝術等,這些都是來自宇宙的禮物。

Bob Dylan後來在某個訪問也說過,年輕時寫的那些歌,他認為不是他「自己」寫的,是從哪裡傳來的禮物,要他現在再寫一次或許都不能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Expand full comment
Ximi Tan's avatar

謝謝你的分享。我想分享最近看的一本書《當和尚遇到鑽石》。事源,我一直對能夠賺到錢又能夠保持高貴人品是如何辦到的很好奇,很早之前就種下了想看這本書的念頭,但是一直找不到(也不知道無端端爲什麽忽然想起要找這本書來看)。最近終於遇上,我就開始讀起來,沒想到整本書都在解析我一直以來每天聼的《金剛經》,裏面有很多關於《金剛經》的解釋和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的真實案列,而且還説得非常詳細(可能那位和尚也是金牛座,哈哈哈),很受用。話説回來,我開始知道《金剛經》是因爲蔣勛,後來是因爲你在podcast分享每天背誦這部經,然後我就開始每天一邊畫畫一邊聼,斷斷續續聽了將近3年多,所以在此想謝謝你<3祝願安好

Expand full comment
messia's avatar

系嘅 最近諗緊 有尼嗰時代要做乜嘅事 剛啱撞到 咁就好好利用尼嗰時勢 做好分享 做好思考

Expand full comment
Banyan's avatar

別囤積,要分享。只有當你分享上天給你的禮物,如音樂,藝術,文字等出去時,你就成為流動的水流,可以和他人產生共鳴,給他人帶來啟迪。你可能不能改變世界,但你可以不斷的昇華自己。緩緩的水流沒有要改變任何事物,唯有流動,不斷淨化自己。分享O. Herry(William Sydney Porter)的一篇小說【最後一片藤葉】The Las Leaf。貝爾曼Mr. Behrman,一個畫家,用心靈的畫筆畫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葉,我看到那最後那一片小小的葉子是希望的象徵,給人們重拾生存的意志,對生命充滿希望。

看到了作者2008年拍攝的“The Decameron" (Ten Days in A Madhouse),作為一個歌手,一個藝術家,你一直在用你的音樂,藝術在分享和鼓勵...16年後,It is still speaking .

Expand full comment
Banyan's avatar

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和死海The Dead Sea (兩個湖)的源頭都是源自黑門山Mount Hermon的約旦河Jordan River,約旦河湍急而下,從迦百農附近注入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然後又流出加利利湖,緩慢曲折地註入死海The Dead Sea。加利利海魚群多,捕魚業發達。而死海不但水中生物難以生存,連岸邊及周圍地區也沒有花草生長。主要的原因是一個流動出去,保持水體的活力,另一個則不流動出去,變成死水一潭。

Expand full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