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Diary – Thursday January 18th, 2024
創作係好個人亦反映靈魂嘅事,你作嘅曲、寫嘅詞,完完全全將你嘅五臟六腑展露,而編曲作為一首歌嘅載體,當然都係。
今年決定認真攻破呢道牆。
初入行,身邊突然多咗一堆音樂人朋友:英師傅、Carl叔叔,加埋同樣係歌手但早我幾年出唱片嘅「二家姐」————盧巧音。
時為1999年,當時嘅我只係止步於用結他掃chord、求其搵部MD機一take過錄低成條track嘅小學雞程度,見到身邊呢個Candy Lo,哇佢識用電腦midi software wor(好似係digital performer),仲可以將自己嘅歌編制成簡單嘅、有鼓有bass有結他嘅demo,覺得佢超勁。
當時極為inspired,因此後來正式成為歌手後,決定添置簡單器材,喺炮台山幾百呎嘅豆潤兩房一廳騰空其中一間房做home studio,開始自己整啲低能demos。
初試編曲之尺八事件
《天使藍》、《化蝶》、《光明會》等,都係咁盲摸摸咁整出嚟。其中一首至今仍令青山大樂隊津津樂道嘅《化蝶》,應該係第一個full demo嘅attempt,加咗鼓啊、bass啊,仲有一條「尺八」嘅main melody line。當年我整完個demo之後,滿心歡喜俾大家聽,跟手大家笑咗嗰條尺八好耐。當時我為咗掩飾自己嘅尷尬,當然都係一齊笑埋一份,但諗返轉頭,呢個應該係第一個打沉自己編曲魂嘅moment。
後來有繼續試,但到某個位開始遇上樽頸,覺得自己整嚟整去都好難聽,好amateur,漸漸就唔想再俾力整。當然,當年亦未好似而家,有咁多online course可以上,亦從來無諗過可以正正經經搵人教或者去學。慢慢啲儀器同個keyboard都開始封塵,寫咗咩demo一係就求其用結他錄咗就算,一係就搵hobing幫我turbo彈條piano,快手快腳搞掂佢。當時諗:「反正咁多叻人喺身邊,咁方便,我咁渣都係算吧啦。」
就係咁,一直認定自己唔識亦無天份編曲。
再試編曲之試完又棄完又試
直至三年前,疫情開始,人人都stuck咗喺度無嘢好做,我決定搵老師阿GTB楊彤老師上門去Goomusic教我點用Ableton (music software)。
當時都上咗七八堂左右,一如我學任何嘢一樣,好快就上手,但又好快就無心機再練。實際棄船原因好似係因為手痛定膊頭痛之類,不過係咪咁,定或者又有其他shiny thing扯走咗我,都唔緊要喇,總之就係當時自己未ready,加上唔夠決心、懶啦。結果學完又俾返曬老師。
然後fast forward到上年,決志搵返歌手魂。
先Tackle自己嘅作詞部分,《威廉》算係開咗個唔錯嘅頭(而家仍在努力鍛鍊)。音樂上,搵咗明仔主理(加佢嘅人山人海),期間一直依靠其他人,例如另外兩位監製端記Vee同Jason幫我找尋同塑造新Goo sound,期間亦開拓到我一啲音樂上嘅mindset同視野。
但坦白講,仍然依稀覺得自己嘅creative output未能完全呈現,聲音表達上始終爭咗某啲嘢咁。
宏觀過往咁多碟咁多歌,當中同唔同製作人編曲人合作,都能準確代表當時嘅自己。又或者應該話,當年嘅自己著重嘅比較係歌曲旋律同訊息,成個sound相對下並非我嘅priority,只要個整體感覺貼近就可以,有人幫自己演繹亦完全無問題。
但日子過去,個人狀態亦有好大轉變,時至今日,隨住一路往自己入面挖,開始有種好渴望可以透過音樂去傳達我靈魂最深處嗰把聲。而呢把聲音到底係點㗎呢?到底「我」個sound係咩?我都唔知,更莫講要用言語表達。
如果話以前想表達嘅事物比較淺層,可以單靠描述就可以同合作嘅音樂人傳達到自己嘅需求,到而家,嗰種深層,可能真係要靠自己雙手,搵方法傳譯出嚟。
(👆🏽有片有真相,2020年二月向老師交功課嘅一刻,個樣幾咁熬底🤣👆🏽)
得唔得雖然聰明未必乜都duck
之所以呢幾年一直有種frustration,覺得未能完全將入面一啲嘢解鎖,或者呈現。但自己又「唔叻」、「唔識」寫詞編曲,咁點算?
然後,某日聽咗Andrew Huberman嘅podcast “Dr. Adam Grant: How to Unlock Your Potential, Motivation & Unique Abilities”。
當中提及,我地自小到成年,都總會有某種特定想法,覺得自己呢樣嘢叻、嗰樣嘢唔叻。但其實當中嘅成因,包含比「有無天份」更複雜嘅千絲萬縷關係圖:可能係曾經做某件事得到盛讚(但未必係好),或者試過某樣嘢後俾側邊朋友笑等,然後導致自己決定喺邊一個範疇俾力,喺另外邊啲地方完全避開。
久而久之,你用力嘅地方,因為得到長期嘅鍛鍊、feedback再改進,當然會比其他範圍更優秀。相反,你避開嘅東西,因為完全無用過,就更加self-fulfilling prophecy咁越嚟越「唔叻」喇。
諗落,又係wor,我一路覺得自己叻作曲,但唔叻寫詞,唔識編曲,但事實係,呢二十幾年,我花喺作曲嘅時間,比另外兩樣多好幾十至幾百倍,完成嘅作品亦係以數十倍計。編曲早年試完就放棄做,作詞根本一直都無試過。另一個關鍵位,作曲嘅作品完成後再推出,得到嘅feedback,例如邊個話好鍾意首歌,無形間會令自己更有信心,然後下次再做同樣嘅工種會更得心應手,或更大膽去作出其他嘗試。
相反,覺得自己唔識、唔叻嘅嘢,自己已經落閘先,根本無花時間去試或者去學。二十幾年來完全無運用過呢個技能,做得無另外嗰樣嘢咁好係幾咁正常呢。
當然,決定花時間喺邊度,關乎你嘅經歷。身邊人有無俾適當鼓勵你去探索某樣技能,又或者喺你膽粗粗初試牛刀時,得到啲咩嘅feedback。如果有人喺嗰個重要moment令你感到挫敗,定係加以鼓勵你嘅efforts。 上述當年嘅《化蝶》demo係其中一個例子(雖然身邊其他人唔係故意想打沉你),而寫詞方面,2017年第一次試牛刀寫《極夜後》,歌曲出世後,不斷收到comment話「你都係搵Wyman寫啦」、「好期待你再同YY合作」,又係另一個陷入self-defeat嘅例子。
2024實踐篇之做啦先算啦講咁多
集合以上所有,三年後嘅今日,我決定,無論如何都唔可以再俾藉口自己,今年點都要令自己攻破編曲。
首先,我決定要解決setup問題。Abraham Lincoln講過 “Give me six hours to chop down a tree, and I will spend the first four sharpening my axe.”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成就某件事,首先係要將你同呢件事之間嘅friction point減到最低。
諗落,我過往次次想試編曲,首先都要花一個鐘搵啲interface出嚟、插線、插咪、駁返啲嘢,入到個DA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又要摸一輪先記得返啲嘢點用,到搞得嚟都已經無曬心力時間去創作。到下次想再試,諗起呢輪功夫已經攰咗。
為確保自己唔會再犯同樣錯誤,2024年一月第一個禮拜,我啲起心肝將studio嘅電腦同錄音gear全部博通。檯面個Arrow interface係hobing二手過俾我嘅,通常呢啲second hand嘢因為唔係自己買,都會一路heah住用。我決定死死地氣上網搵個tutorial睇咗佢,結果十分鐘就已經明咗點用(點解唔早啲做呢)。
Setup好,我用咗第二個禮拜去重新熟習返Ableton入面嘅functions,搵返之前online上堂嗰啲notes出嚟,開返個file嚟睇返啲settings,然後逼自己用呢個方法寫咗今年一個功課demo “Last Journey”。閒時再喺YouTube搵啲music production嘅頻道狂睇,令自己進入音樂製作vibe。
學習一件事,最緊要除咗練習,同樣重要嘅係要將自己做咗嘅成品掉出去俾人聽,先有可能進步。我地經常係自己最harsh嘅critic,好多時會諗到自己嘅嘢一文不值,如果能夠衝破心理關口,將自己嘅功課同其他人分享,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做嘅嘢都有可取嘅地方。攞完feedback,一步步再改善,呢個先係有效學習嘅方法。
因此我join咗網上一個music club,入埋個discord,等自己周圍可以多啲like-minded people。有日,喺studio寫詞寫到個腦實曬,決定俾自己一個鐘去做一個功課。有時間限制,更果斷去做決定,例如揀聲呢啲無止境嘅步驟,可以揀到天荒地老。但因有時間有限,會基於“Ok, that’s good enough”嘅準則要自己收手,然後commit。
最後做咗呢個功課出嚟:
Not too shabby.😎
正所謂“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最近經常用呢個motto鞭自己👆🏽。
做創作太容易執著於要自己每一個作品都「完美」,唔到最最最最好都唔想攞出嚟。但何謂「好」呢?
我覺得創作人本身,對自己嘅作品,永遠係最差嗰個judge。
咁多年嚟我就係犯咗呢個錯誤。永遠strive for perfection,永遠乜都完成唔到,因為「完美」永遠都會有更「完美」。唔係話要放縱自己做一啲好差嘅嘢出嚟,但好差同所謂完美之間,可以有好多程度嘅「完成」。喺deadline之內盡能力做到最好,striving for “good enough” ,可能係創作人嘅上策。
呢個月,喺慢慢練習,慢慢嘗試後,感覺到自己嘅能力一點一點咁提升。由最開頭舉步維艱,到而家開完個DAW開個file後可以喺個半鐘內完成到一個都算有趣同decent嘅demo,並且不斷鍛鍊自己試一啲無試過嘅風格。我諗,今次嘅編曲路,終於可以行落去喇。
Gooblog伸延討論:有咩係你一直認定自己唔叻,但好想再試吓做嘅?
好開心睇到你分享你嘅創作心路歷程,我覺得對自己都好inspiring!🫶🏻 因為我都成日俾隔離果個話我好執著啲野要完美而搞到咩都behind schedule,我都係最近先學識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希望我嘅deadline fighter風格可以唔洗咁deadline la…🙈(而其實成日用左好多時間fine tune緊啲無太大所謂嘅野,當然係完左之後抽番個身先發現點解自己浪費咁多時間!)
期待久違的新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