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波於上周一離世,今天剛好七天。
就如某GMM成員所說,太長時間擔當caregiver角色,被照顧的主角(也是過去半年日子的核心)突然離開,即使一切已是預料之內,但生活總會有點突然懸空、少了一塊的感覺;回復「正常」還真的需要點時間,心會急但也急不來。
捉摸新節奏說實在來得有點力不從心,或者累積的疲倦還沒恢復,且不斷有丁點作病的氣勢(很煩),坐到電腦前也只能做些輕量的寫作和admin,太虛耗腦筋的creative部分明顯有點吃力。
但時間不等人(也可以說時間是不存在的,哈哈),還是要做些什麼來pick up,就先從身體開始著手吧。
一年前試過intermittent fasting,覺得效果還挺好,餓肚子讓人更alert、精神俐落(是某種動物天性吧?),昨天決定開始再pick up,16小時不吃8小時吃,也戒sugary drinks(但不戒甜品),看看一週後精神有否明顯改善。
寫作來說其實一直有進行(尤其寫日記是寫得非常consistent),但只限於保存在私人空間,不怎麼願意發布。這方面也來改改,隨便寫些什麼到blog裡和大家互動一下吧,好讓自己快點跨過這個半年自摺的blockage。Substack還是比較讓人舒暢的空間,放在這裡覺得可以,比放在IG心安。
也想改善一下項目:多喝水、早點睡、做運動(最近有開始玩pickleball,但還沒養成routine),這些部分還需各方面配合,努力努力吧。
啊,Cello也有接近一個月沒有練習,要重新拾起。
話說回來,家中貓們表面好像沒怎樣,但還是有點小melancoly,尤其貓姐,平時總是對波對其他貓保持威嚴般的距離,但顯然是有用眼角監察住一切,到現在少了一個要「管理」的成員,目測還是多少有點空虛的。
工作方面,大碟算是做了一半,進度慢過牛,不過至今仍然堅持全部曲詞自己寫(暫時完成了五首半),總是值得拍拍頭小稱讚一下的,也要提醒別對自己太嚴苛(但也不能太soft)。同步也在繼續寫Teenage Memoir(這部分進度比較能控制,快過歌詞),很早前有想過要不要在這裡開個gated subscription定時發放部分已完成文章,純粹為自己增添deadline和快點完成的壓力,哈哈,看看反應再想想。
2025距離過了一半還有一個月,就用這三週來建構fast track軌道。
確實 "Substack 還是比較讓人舒暢的空間,放在這裡覺得可以,比放在IG心安。" ……
由於 Goo 的關係,認識了 Substack …… 很感恩有這一塊可以離開演算法的地方,就算寫了沒人看也沒關係!即使不寫作, Substack 上也有很多有質素的 contributor,尤其是中文的 contributor ...
Big hug to Goo🫶🏻✨慢慢重新拾回自己的節奏吧🙌🏻 We are alway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