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星期五。
看看窗外,不算陽光普照但也沒再下暴雨,猶疑了一下,決定勇闖林道。
行完「菇仔徑」後(詳情看此blog),下山時遇見Praying Mantis,大喜。感覺它來得不早也不遲,正好為這一週揭開序幕。
Something Poetic
自知對“Something Poetic”這個部分比較有抗力。
最重要的事,就最想逃避。大家可以想想看,你最逃避的,是不是你最逼切該處理的事?
正是如此,更要去面對。
目前為止,最難的仍然是寫詞。
把正在努力但卡住的 “Why can’t” 歌詞本翻出來,放在桌上。
提醒著自己要讓心主導,拿起結他,嘗試一下用另一個strumming pattern,把原有的歌詞唱出來。哪裡覺得不對勁,圈起來,再感受有沒有更好的字或想法能放進去取替。
這樣如此,修改了個多小時,天也黑了。
總括來說,知道自己最大障礙,是太「用腦」。
習慣用「腦」去推動事情,不止於創作。但其實,就連「做人」這回事,也不到我們來掌控。
這樣聽起來像是很悲觀,卻非也。
我們本是整個宇宙系統中的一小部分,若有人認為自己能完全控制生活中所發生的,那也只會是個假象。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用多少時間、耐性、心力,甚至面對成功和挫折的態度,但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幾乎所有outcome,都不會完全是我們預期中般發生的,不是嗎?
這也是我最近在練習的主要功課,surrender。
Surrender這回事,說來話長,簡單說,就是少點用腦,多點用心、聆聽,與flow做朋友。
打開這部分,其中一個竅門,是多用雙手。
Something with hands
有說,我們的身體,比腦袋更清晰。
現代人生活太少用到雙手,結果造成自己和環境的嚴重disconnect。
多用手,哪管是畫畫、做料理、洗碗或掃地,都是喚醒自己身體和腦袋聯繫的好方法。
這個goojai camp,特別注重Something with hands這個環節。
除了用鉛筆手畫之外,也第一次用paper clay做了些小勞作。來回重做了幾次,終於拿捏到竅門,成功拼合了一隻Meerkat。然後又試試做個簡易一點的菇類。
作為水晶藍手,不否認我的雙手確是靈巧的,而且過程也很enjoyable。
同時,Dream Arc Retreat剛好也進入Ritual Week,需要在自己空間中建立一個小altar,因此決定把studio的空間稍作調動。
聽過Rick Rubin說,很喜歡 “move furniture around”,尤其當他感覺到自己的能量開始不流通,便會來個傢俱大兜亂。當刻聽到沒太大感覺,這次自己試試動手做,便明白了。
進來這個空間時,很逼切要鍛鍊好routine和紀律,所以整個空間都是簡約平實(沉悶)的、「做嘢」mode的;幾乎沒有任何能坐下heah的位置,也故意省略能招呼朋友的空間。
事隔一年多,routine和紀律基本上有了,個人成長也進入要處理Intuition這一塊,這個studio space也該有點相應的調動。
把原本放在正中央的Analog工作桌搬到一旁,和Digital工作桌拍齊;五月Live買的大地毯移到正中間,連同新買的一些poster啊、脂脂肪畫以及搖搖木凳和結他放到旁邊。窗的那旁,用各種空箱、朋友送的畫作、吊燈、毛毯和跑步行山時拾到的石頭和樹枝等等,improvise了一個小altar。
嗯嗯,還蠻像樣的。
雖然整裝還在進行中,但整個工作室明顯開始變得更弱軟了點。
Summer camp小總結
剩下的幾天,就是不斷重複這樣的flow,細節就此省略了。
嘗試慢慢將這種「Flow中有序」的節奏變成生活習慣,是這次Goojai camp的真正目標。
無論面對的是什麼task,如何享受過程,把「苦差」變成「玩樂」,讓自己期待每天醒來,都是修煉之重心。
人生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秘訣就是在每個當下,有沒有盡情。
盡情創造、盡情休息、盡情吃喝、盡情大笑、盡情大哭、盡情感受每一個真實的時刻,無論是獨自還是於群體中。
對自己too hard or too soft,都不算最好。要做到柔韌有餘,拿捏到什麼是剛柔並重。一切剛剛好,就是king and queen。
為自己打開Intuition之門,盡情感受吧。
幅Creature categories好靚!
Can’t wait my new journey!
喺studio開咗個壇好得意,個小alter令人感覺好舒服,好似突然進入一個時間變慢嘅空間,為整個地方帶嚟平和嘅energy👍🏻 Rick Rubin令人好安心,無論寫嘅嘢或者聽佢講嘢,佢會提醒一啲你冇為意或者遺忘咗嘅事。
同埋,個杏鮑菇點解可以整到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