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半年,續錄音。
每當發放此類音訊,總會得「要出歌喇?」、「幾時出啊?」、「好想聽啊快啲啦!」等熱心回覆。
此時必須保持心中的定(難),繼續按部就班、照自己原定節奏和計劃行事。所謂計劃,仍然只是最簡單(但也漫長)的 ——「做專輯」。
又,因正逐步邁向全曲詞專輯,步伐便會偏「慢」。
由去年戰戰兢兢地寫專輯的第一首《威廉》開始。到現在,雖不算多,但總算有五首完成的曲詞。
信心果然會透過實戰累積:由不確定能否順利一人完成一首歌詞,到現在已逐步認清,這原來是張auto-biographical專輯,能把這個我以文字翻出來的人,就只有我。
不假手於人,自己一字一音符描繪出此刻、過去和將來的自己——同時是考古、也是探見未來的一個personal journey。
個人來說,能確保的只是讓momentum持續,至於「完成」速度如何,就要繼續鍛鍊自己 “Surrender” 和 “Play”。Surrender,並非坐著不動等運到,而是將能做的都做好,但不預想結果,也不渴求控制我所不能控制的。Play, 是讓直覺和身體本能帶動,腦袋的干預減到最少,不推也不拉,就好好的立於正中央——這於我此類太陽金牛月亮水瓶,是大挑戰(但有明顯進展,yeah)。
同步續工錄音部分的有兩首,Vee主理的 “Why can't things stay as they are?”(暫名),以及Jason已經編好十世的“The Sun in Me”。當然,幕後主腦仍是我們親愛的明仔。
所謂同步,也還得分先後,Multi-tasking是個myth。
Day 1 (12/11/24) - Guitar recording
是日要為 “Why”錄結他。早上起來想了想,即興發訊息給Vee,問:「若轉移到妳家錄,妳覺得可否?」
「of cuz! haha 」
有此大膽建議,因上回到Vee家,她提及搬進此處時,空間想像正是朝向home studio,可惜多年來沒能實用過幾次。湊巧,此曲描述的是我當年在Montréal渡過八年青蔥歲月的小房間,Vee家的intimacy和配套,感覺正好。
回studio拿了結他、線、腳架、interface等,便出發到Vee家,帶點小興奮。到樓下,my doo已拿著FLEA (mic)(何丙借出,謝謝!)在靜候。
以往專輯由我彈的結他不算多,加加埋埋大概有三隻手 手指數量多一點點,主因離不開「有人比我彈得更專業」、「無謂獻醜」、「懶」等。
但這張專輯有點不一樣,寫歌的全是我,題材也極intimate。甚至有些旋律和歌詞,根本是從結他開始同步flow出來(如《威廉》)而不可劃分。不太可能要求另一個人replicate我的神髓,「唯有」自己彈(實情暗喜)。
只因,那個「我」,正是這堆歌的特點。那種很raw帶點瑕疵的質地,或許正是這些歌的secret sauce。
選擇捕捉靈魂多於捕捉世俗的「完美」,也是這次的重點學習。
選好了位置(樓上的小閣樓),開始setup錄音陣。我們決定試用我幾個月前新買的Austrian Audio oc818,這個不算貴(中價啦、不過萬)的studio mic,對於capture結他此類中高音特質果然不錯,尤其用“Rockjai”此等超有性格、開晒聲的結他,特別出色。
不知是否日子有功,呼吸contemplation做多了,狀態更能放鬆。而且早在做demo時已經無意間做好功課,來回錄彈了無數次。加上這個小閣樓錄音環境也容易入戲,因此正式開始錄音時,閉上眼、調整呼吸投進歌曲彈了幾次後,Vee已經表示「夠洗」,收工!
這次錄結他過程異常enjoyable,開心!
Day 2 (14/11/24) : Main Vocals
事隔一天,讓Vee把結他tracks及其餘編曲部分整理好後,開始錄Main Vocals(主音)。
這份歌詞前後寫又改寫,搞了大概四五個月,老實說直到埋mic拼拼時,仍然對某些句子(也反射對自己能力的)存疑。
讀Gene Keys,記得其中我的Core Wound(也是Vocation,原動力)是Gene Key 60,Limitation/Realism/Justice。
翻查Richard Rudd “The Gene Keys : Embracing your higher purpose” 裡的文獻記載,有說到語言的運用。對於60th Gift “Realism” ,他有此解說:
“People with the 60th Gift can be masters of language, as long as they do not become trapped by it. Language is not the territory, but is the means by which change can be expressed. You can talk about change forever and become obsessed with the ideas and thoughts themselves. But in order for something really new to enter the world, language has to be used in a playful manner, as a means of expressing a frequency. It is the frequency that holds the energy of change. Language is simply the means of resonating the music.”
Wow,Wow wow wow,就是如此!
開始正式錄main vocals,閉上眼進入另一維度,讓這些文字漸漸化成頻率。我發現,原來那種不斷用腦袋批判自己,覺得要透過咬文嚼字才能平息的不安,能透過那從心底發出的單純頻率化解,不安感慢慢被消除。
好神奇。
整份歌詞,以至歌詞中嘗試穿透的時間和空間,完好地在錄製過程中,透過音樂、旋律和文字的共振,合適又溫柔地呈現。
算是這趟旅程的一個小小但重要的Epiphany。
(待續。)
謝謝菇,您所解釋的『Surrender,並非坐著不動等運到,而是將能做的都做好,但不預想結果,也不渴求控制我所不能控制的。』這是我近這幾年來要學習的功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