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因照顧貓的緣故,太長時間活在碎片式日常中,工作也變得有點散亂。
怎料Sir Ballball離開後,最近兩週Lamlam(另一隻鬍鬚毛)又開始古怪咳嗽,心裡一沉。。。不會又有狀況吧?幸好化驗報告回來,確定了不是大病,檢查過、食完藥後,也慢慢康復了。再推斷下,鎖定大致是早前樓下裝修影響了貓們的呼吸系統,立刻著手將家裡的千年窗簾和冷氣機等等徹底清潔一番。
暫時算是可以鬆一口氣了。
工作也隨著這個貓仔episode的完結,開始重上軌道。大概是我的細胞也開始蠢蠢欲動,因此整個磁場也引來了同頻的東西。身邊友人某日message我,丟來一個大膽仔的想法。明明這想法早半年前已經提過,但當時本菇未ready,無接住;現在頻率對了,就聽得進去了。真random,哈哈。
不知跟金牛水瓶這個配搭有沒有關係,我的節奏一直都是這樣。在經歷許多大動作(或打擊)後,必須冬眠、長時間躲起來(跟實際天氣無關🐻)。是療傷也好、休養生息也好、重組細胞也好,總之就是不能急,更不能被催促。不止是其他人不能催促,就連自己也不能催自己。
(明仔燒)
今日開車回家時,需要點提醒,打開Oliver Burkeman 的 “Meditations for Mortals” audiobook 重聽。
“Week One : Being Finite”,說的是關於擁抱我們作為人類的“human limits”。————我們時間有限、意志有限、能力有限、真正能掌控的也有限,但想做(或者覺得應該做)的永遠多於自己此生能完成的;那個水蛇春咁長的to-do list,永遠是個追不上、觸不及的moving target。
那該怎麼辦?他建議,不如就坦然接受這個「我們什麼都是有限的」事實,然後take it easy(邏輯:反正都是做不完的,緊張有什麼用🤣),專注於此刻你能做的事,而不是去不斷追趕一個越追越遠的目標。
當然說比真正做起來容易,要練。
我也是會不斷批判自己的人,總覺得不夠完美不夠好不夠多,有時不夠快有時又不夠細。有些自信不足的部分,無論做了多少次,還是會有imposter’s syndrome,這些都源於自小的self inadequacy吧。
可能最要學習的,是如何放過自己,我們都不過是個來到此地學習的常人,不是超人,不需要求自己事事做得到並且達到完美。
(新成員)
要學習臣服,學習耐性,學習讓time take its course。
到了某個時候,整個人的修復進行得差不多,周遭自然就會有訊號給我提示,一切就能順水推舟。
月亮水瓶,基本上只講直覺,感覺不對的話,旁人怎樣花唇舌都無用。但有時又會太大膽、太天馬行空,這時候太陽金牛就會出來擔當平衡的角色,負責衡量這些想法是不是值得投資,有沒有成事的可能?
又,所謂成事也不一定是看「經濟效益」。我這類人,決定做某件事,可能是因為有十足把握,但有時也可能是為了momentum,或者用來集氣。那麼,就算明知「經濟效益」很低,或者根本無法成事,也會願意投放人力物力去推推看。
我這種講求感覺但又有點實際的準則,不懂我的人看來,可能既固執,又跳,完全令人摸不著頭腦。過往也曾讓身邊夥伴無所適從。因此最後能留在身邊的,都是略懂我這脾性,並且對我的判斷有完全信任的人。
也因為這種信任,才有足夠耐性去靜待我孵出蛋來。
感同身受…學會「放過自己」好重要。我們都不需要太完美🫂
Support hocc as always :)